
国民党主席选举最初被认为是党内例行的人事变动,顶多是几个老熟人来争夺这个职位。谁能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一步,并成为岛内政坛的热门话题?投票定于2025年10月18日进行,六名候选人分别是郝龙斌、郑立文、罗志强、张阿忠、卓博远、蔡志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背景。郝荣兵最初因担任台北市市长兼行政长官的资格而最受欢迎。郑丽文是前“立委”,性格直言不讳,经常向媒体曝光。罗志强目前是“立委”、青年派代表。张亚忠是中山大学校长,一直在两岸问题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卓博源是原彰化县法官,拥有丰富的地方经验。蔡志宏先生为前任董事长曾任组织发展委员会委员,有党组织工作经验。党员总数约30万人。投票方式包括现场投票和邮寄投票。督导组由连申文带队,确保不出现任何猫腻。选举登记于八月下旬开始,资格审查于九月初完成。原本郝荣兵处于巅峰,大家都认为他稳了。然而,随着10月进入冲刺阶段,风向发生了巨大变化。当地总统的声明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些发言人通常控制着基层资源,大多数党员的选票都来自于他们。 10月10日,新竹市市长徐秀瑞在党代表大会上率先站出来,直接表达了对郑立文的支持,称郑立文的政见贴近草根,有助恢复政权力量。国民党。徐修睿的影响力很大,新竹当地很多党员都追随他。紧接着10月11日,彰化县县长周冬林也发表新闻稿声援郑立文,主张国民党必须果断对抗执政党。同日,高雄市总统曾立彦在社交平台上表态,认可郑来文的双边立场。台中市总统张庆棠10月12日也表示,地方选举的经验表明,国民党不能再保持保守,必须改变策略。这些发言者主要属于过去的传统派别。郝荣兵的阵营在我们这边。本以为要睡觉了,没想到却翻了个身。这是一个不小的壮举。它直接刺激了民众的投票。媒体称这是“倒戈浪潮”,党内民意调查迅速改善。
郝荣兵阵营即时反应中间,但势头并没有停止。 10月13日,他发表声明称,这些言论可能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并提到了对网络空间的干扰。然而现实中,根据ETtoday民意调查云的最新数据,郑立文的支持率已经达到了49.1%,郝龙斌和罗志强各有20%左右,张亚忠有5%,其他人加起来并没有那么高。郑立文的好感度为50.8%,好感指数为72.9%。这些数字表明党员对她的支持。他们为什么要改变扬声器?基层评论显示,国家党近年来在选举中难以获胜。选民不喜欢模糊的界限;他们更喜欢位置明确的线条。演讲者必须保护他们的本地资源。继续以一贯的方式做事是危险的,所以最好适应趋势。 10月14日,桃园市总统邱宜胜也率领24名泛蓝议员集体公开支持程丽文,当场喊口号,称她可以领导国民党转型。郝龙斌方面,赵少康于10月11日公开批评外部势力的介入,但这引起了党内的不满,他觉得自己的指责是武断的。总体而言,总统的倒戈使选举从领先候选人之间的较量变成了郑来文占据优势,基本上保证了胜利。
中国的张亚在辩论中添加了“统一是唯一选择”这句话,为选举火上浇油。首场辩论于9月20日在楚天卫视举行。只邀请了张亚忠、罗志强、郑立文;郝龙斌没有出席。辩论共分为六场,讨论蓝白合作和两岸关系。张亚忠从一开始就说国民党不两岸话语重组的需要,总不能回避。罗志强说他们应该现实,而郑来文则批评党过去过于被动。辩论结束后,郑立文的曝光度增加,粉丝数量增加了5%。 9月27日第二次会议大家都参加了。主持人欧桂芝提出了尖锐的问题,重点关注教育和两岸关系。郝龙斌主张不断对话,郑立文希望有尊严的交流,张亚忠指出统一是长远目标,罗志强谈青年交流,卓博远、蔡志宏谈地方合作。虽然郑立文对郝荣兵的执行力表示怀疑,但郝荣兵的逆袭经验还是靠谱的。调查结束后,郑立文上涨了30%,而郝则下跌了32%。最后的讨论于10月11日在中世纪旺旺集团进行,来了五个人。在那里,张亚忠明确表示,大学化解是台湾唯一的选择。国民党不能回避其在台海两岸的核心立场,必须在1992年的共识基础上推动有条件的统一。全场一时间鸦雀无声,其他人也不得不反应过来。郑立文表示,维护尊严的解决方案可以接受,郝龙斌表示要谨慎,罗志强则谈到平衡。张亚忠并不是第一次提出这样的观点,但这一次他在党内选举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并被媒体广泛报道。张亚忠的支持率虽低,但他却把私聊的统一搬上了舞台,迫使大家纷纷表态。到目前为止,蓝方因为害怕失去选票而没有提及这一点。现在形势发生了变化,国际环境充满不确定性,执政党处境困难。国家党必须考虑如何应对。张亚忠没有说过这句话赢得胜利,但要防止话题被忽视。
大选前几天,郑立文坚守钓鱼台。他上任后,预计国民党将变得更加咄咄逼人,加大对执政党的审查。郝荣兵可能会在输球后重返二线,但罗志强则继续积累经验。张亚忠的言论虽然没有帮助他赢得选票,但却提出了国民党未来的政纲可能会包含更多关于两岸框架的讨论的可能性。此次大选将呈现蓝场从防御到主动的转变,这将影响岛内局势。朱立伦原本想给陆秀燕起名字,但她拒绝了,让选择变得十分扑朔迷离。国家党在最近的选举中出现问题,民众缺乏信心。演讲者们看到郑利文的“蓝色战斗”台词的气势,纷纷转而支持他。她不坚持然而,对于1992年共识,她强调有尊严的对话,而不是布斯卡统一,不支持环境保护并寻求平衡。他的崛起表明国民党正在摆脱精英模式而依赖民意。我们不再想维持现状,而是主动出击,掌握话语权。
岛外媒体之所以注意到这一波“倒戈”,是因为这种现象罕见,而且反映了台湾反对党的重组。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替换,而是路线的改变。民意调查显示郑丽文领先,议长支持她,赵少康的言论激怒了公众,郝龙斌的阵营感觉被抛弃了。国民党需要更强硬,以对抗民进党的快速、无情和精确的作风。郑丽文了解媒体,能够主导局势,知道什么时候进攻,什么时候让步。分析人士称,他上任后,岛上的反对派形势变得清晰,步伐加快。从传统的温和派到激进的反对派。张亚忠表示,统一的逻辑很简单:台湾不能在模糊中生存。两国将隔着台湾海峡面对面。如果他们不主动出击,他们就会失去优势。近年来,蓝田因担心被贴上标签而回避。现在他打破沉默,在公开辩论中再次提出这个问题。钟立文不得不说,统一是有条件的。这表明统一不再是禁区,而是政治现实。
特别声明:本文由网易自有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一个信息发布平台。
注: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和视频,如有)由社交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发布m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